close
博客來66折 | 全館即時榜 | MUJI無印良品 | STARBUCKS星巴克 |
![]() 惡之華(臺大出版中心20週年紀念選輯第5冊) Les Fleurs du Mal |
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今天給大家介詔一本書, 惡之華(臺大出版中心20週年紀念選輯第5冊)是由波特萊爾 所作, 出社會後,在電子媒介的環境下,閱讀的時間可以說是越來越少了, 而好書值得細細品味, 一杯咖啡或茶加上一本書,便可渡過一個悠閒的下午, 或許您是為了考試還是其它的目的不得不看書, 但放下心中的定見,改用欣賞的觀點, 相信您會另有所得。 ???更多關於--惡之華(臺大出版中心20週年紀念選輯第5冊)內容--請點我 |
以下是本書的內容簡介: 《惡之華》是受苦的靈魂綻放出的病弱花朵,散發不吉的冷香; 詩人杜國清教授的全新完整譯本恰與原作「東西交輝」。 《惡之華》――法國象徵主義詩人波特萊爾的不朽傑作,對二十世紀現代詩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名著。日本小說家芥川龍之介曾為之傾倒自嘆:「人生不如波特萊爾的一行詩。」 此一新版《惡之華》,名符其實是波特萊爾一生詩作的全譯本,包括第二版原著、《漂流詩篇》、六首禁詩及作者離世後的增訂和補遺,總共一百六十三首。波特萊爾以其作品在世界詩壇上,立於「光榮的絕頂」,在他的榮光之下,詩人杜國清獻上窮盡一生之力精心翻譯的中文譯本。 本書並附有譯者的四篇文字:〈波特萊爾與《惡之華》〉簡介、〈致波特萊爾〉詩、〈波特萊爾與我〉散文、闡述象徵主義詩觀的〈萬物照應.東西交輝〉論文,以及波特萊爾年譜與相關歷史圖片,幫助讀者更貼近詩人及其詩作。 ★臺大外文系名譽教授鄭恆雄專文導讀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 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1821-1867) ? 十九世紀法國詩人,象徵主義的開拓者,二十世紀新興藝術現代派的先河,也是美國作家愛倫.坡的法文翻譯者,以詩集《惡之華》(Les Fleurs du Mal)和散文集《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傳世。除了詩人與翻譯家以外,波特萊爾也是一個傑出的文學批評家和藝術批評家。他對文學、藝術、音樂、文明的批評著作,對後來的文學思潮與批評理論,都具有相當大的影響。 ? 波特萊爾在世四十六年,1857年出版《惡之華》時,三十六歲。除了再版的一百二十六首以外,詩人死前一年(1866)出版《漂流詩篇》(Les épaves) 二十三首(包括初版被禁的六首),以及補遺十四首;波特萊爾一生的詩作,總共只有一百六十三首。以區區一百六十三首詩,波特萊爾在世界的詩壇上,立於「光榮的絕頂」。 ? 譯者簡介 ? 杜國清 ? 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日本關西學院大學日本文學碩士,美國史丹福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東亞系、賴和吳濁流臺灣研究講座教授,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杜教授專攻中國文學,中西詩論和臺灣文學,一九九六年創刊《台灣文學英譯叢刊》(Taiwan Literature: 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 致力於臺灣文學的英譯,促進國際間對臺灣文學的了解。 ? 他曾任《現代文學》編輯,《笠》詩刊創辦人之一,著有詩集《蛙鳴集》、《島與湖》、《雪崩》、《望月》、《心雲集》、《殉美的憂魂》、《情劫集》、《勿忘草》、《對我 你是危險的存在》、《愛染五夢》、《愛的祕圖》、《山河掠影》、《玉煙集》、《詩論.詩評.詩論詩》等。翻譯有艾略特《荒原》、《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波特萊爾《惡之華》、西脇順三郎《詩學》、劉若愚《中國詩學》、《中國文學理論》等。曾獲中興文藝獎、詩笠社翻譯獎;一九九三年漢城亞洲詩人大會頒與功勞獎,一九九四年榮獲文建會翻譯成就獎。 目錄臺大出版中心二十週年紀念選輯總序/項潔杜國清譯《惡之華》導讀/鄭恆雄 譯者序:波特萊爾與《惡之華》/杜國清 致波特萊爾/杜國清 作者獻詞/波特萊爾 致讀者/波特萊爾 ? 惡之華 LES FLEURS DU MAL ? 憂鬱與理想 SPLEEN ET IDéAL 1 祝禱Bénédiction 2 信天翁L'Albatros 3 高翔Elévation 4 萬物照應Correspondances 5 〔我喜愛對那些裸體時代??〕Jaime le souvenir de ces époques nues 6 燈塔Les Phares 7 生病的繆斯La Muse Malade 8 賣身的繆斯La Muse Vénale 9 惡僧Le Mauvais Moine 10 仇敵L'Ennemi 11 厄運Le Guignon 12 前生La Vie Antérieure 13 踏上旅途的波希米人Bohémiensen Voyage 14 人與海L'Homme et la Mer 15 唐璜在地獄Don Juan aux Enfers 16 傲慢的懲罰Chatiment de l'Orgueil 17 美La Beauté 18 理想L'Idéal 19 女巨人La Géante 20 假面Le Masque 21 美的讚歌Hymne à la Beauté 22 異國的芳香Parfum Exotique 23 髮La Chevelure 24 〔我愛慕你??〕Je t'adore à l'égal de la vo?te nocturne 25 〔你想將整個宇宙都帶進閨房〕 Tu mettrais l'univers entier dans ta ruelle 26 然而還不滿足Sed non Satiata 27 〔穿著波浪狀??〕Avec ses vêtements ondoyants et nacrés 28 舞動的蛇Le Serpent qui Danse 29 腐屍Une Charogne 30 來自深淵的叫喊De Profundis Clamavi 31 吸血鬼Le Vampire 32 〔一夜我躺在醜惡猶太女人身邊〕 Une nuit que j'étais près d'une affreuse Juive 33 死後的悔恨Remords posthume 34 貓Le Chat 35 決鬥Duellum 36 陽臺Le Balcon 37 著魔的男人Le Possédé 38 幽靈Un Fant?me Ⅰ 黑闇Les Ténèbres Ⅱ 薰香Le Parfum Ⅲ 畫框Le Cadre Ⅳ 肖像Le Portrait 39 〔給你這些詩??〕Je te donne ces vers afin que si mon nom 40 永遠一樣Semper Eadem 41 她的一切Tout Entière 42 〔今晚你要說什麼??〕Que diras-tu ce soir, pauvre ame solitaire 43 活火炬 Le Flambeau Vivant 44 通功Réversibilité 45 告白Confession 46 心靈的黎明L'Aube Spirituelle 47 黃昏的諧調Harmonie du Soir 48 香水瓶Le Flacon 49 毒Le Poison 50 陰空Ciel Brouillé 51 貓Le Chat 52 優美的船Le Beau Navire 53 旅邀L'Invitation au Voyage 54 無可挽救者L'Irréparable 55 交談Causerie 56 秋之歌Chant d'Automne 57 給一位聖母A une Madone 58 午後之歌Chanson d'Après-Midi 59 西西娜Sisina 60 給我佛蘭琪絲嘉的讚歌Franciscae meae Laudes 61 給生長在殖民地的一位夫人A une Dame Créole 62 憂愁與流浪Moesta et Errabunda 63 幽靈Le Revenant 64 秋的小曲Sonnet d'Automne 65 月亮的悲哀Tristesses de la Lune 66 貓Les Chats 67 貓頭鷹Les Hiboux 68 煙斗La Pipe 69 音樂La Musique 70 墳墓Sépulture 71 幻想的版畫Une Gravure Fantastique 72 快活的死者Le Mort Joyeux 73 憎恨的無底桶Le Tonneau de la Haine 74 裂鐘La Cloche Fêlée 75 憂鬱Spleen 76 憂鬱Spleen 77 憂鬱Spleen 78 憂鬱Spleen 79 著魔Obsession 80 虛無的滋味Le Go?t du Néant 81 苦惱的鍊金術Alchimie de la Douleur 82 恐怖的共感Horreur Sympathique 83 自我懲罰者L'Héautontimorouménos 84 無可贖救者L'Irrémédiable 85 時鐘L'Horloge ? 巴黎寫景 TABLEAUX PARISIENS 86 風景Paysage 87 太陽Le Soleil 88 給一個紅髮的乞丐女郎A une Mendiante Rousse 89 天鵝Le Cygne 90 七個老頭兒Les Sept Vieillards 91 小老太婆Les Petites Vieilles 92 盲人Les Aveugles 93 給交臂而過的一個女人A une Passante 94 骸耕圖Le Squelette Laboureur 95 黃昏Le Crépuscule du Soir 96 賭博Le Jeu 97 死的舞蹈Danse Macabre 98 虛假的愛L'Amour du Mensonge 99 〔我仍忘不了??〕Je n'ai pas oublié, voisine de la ville 100 〔你曾嫉妒的??〕 La servante au grand coeur dont vous étiez jalouse 101 霧和雨Brumes et Pluies 102 巴黎之夢Rêve Parisien 103 黎明Le Crépuscule du Matin ? 酒 LE VIN 104 酒魂L'Ame du Vin 105 拾荒者的酒Le Vin des Chiffonniers 106 殺人犯的酒Le Vin de l'Assassin 107 孤獨者的酒Le Vin du Solitaire 108 熱戀者的酒Le Vin des Amants ? 惡之華 FLEURS DU MAL 109 毀滅La Destruction 110 一個受難的女人Une Martyre 111 該入地獄的女人Femmes Damnées 112 一對好姊妹Les Deux Bonnes Soeurs 113 血泉La Fontaine de Sang 114 寓意Allégorie 115 貝雅翠斯La Béatrice 116 塞瑟島之旅Un Voyage à Cythère 117 愛神與大腦殼L'Amour et le Crane ? 叛逆 RéVOLTE 118 聖.彼得的否認Le Reniement de Saint Pierre 119 亞伯與該隱Abel et Ca?n 120 向惡魔的連禱Les Litanies de Satan ? 死 LA MORT 121 戀愛者之死La Mort des Amants 122 窮人之死La Mort des Pauvres 123 藝術家之死La Mort des Artistes 124 一日之終La Fin de la Journée 125 好奇者的夢Le Rêve d' un Curieux 126 旅航Le Voyage ? 漂流詩篇 LES éPAVES(1866) ? 1 浪漫派的落日Le Coucher du Soleil Romantique ? 《惡之華》被禁詩篇 PIèCES CONDAMNéES 2 麗斯波斯島Lesbos 3 墮入地獄的女人(黛菲尼與伊波麗特) Femmes Damnées Delphine et Hipolyte 4 忘川Le Léthé 5 給一位太快活的女人A Celle Qui Est Trop Gaie 6 首飾Les Bijoux 7 吸血鬼的化身Les Métamorphoses du Vampire ? 豔歌 GALANTERIES 8 噴泉Le Jet D'eau 9 貝爾特的眼睛Les Yeux de Berthe 10 讚歌Hymne 11 容貌的期許Les Promesses d'un Visage 12 怪物(別題「恐怖趣味的林澤仙女的讚辭」) Le Monstre Ou Le Paranymphe d'une Nymphe Macabre 13 給我佛蘭琪絲嘉的讚歌Franciscae meae Laudes ? 題詠 éPIGRAPHES 14 奧諾雷?杜米埃肖像題詩 Vers Pour Le Portrait de M. Honoré Daumier 15 瓦倫西的羅拉Lola De Valence 16 題《牢中的塔索》(德拉珂羅瓦所畫) Sur Le Tasse En Prison d'Eugène Delaroix ? 雜篇 PIèCES DIVERSES 17 聲音La Voix 18 意想不到者L'Imprévu 19 贖金La Ran?on 20 給一位馬拉巴姑娘A Une Malabaraise ? 戲作 BOUFFONNERIES 21 阿米娜?波雪蒂初上舞臺(於布魯塞爾莫奈劇院) Sur Les Débuts d'Amina Boschetti 22 致歐金?福洛曼丹氏(關於某個令人討厭者自稱是他的朋友) A M. Eugène Fromentin / A Propos d'un Importun / Qui Se Disait Son Ami 23 戲謔的小酒店(從布魯塞爾到約庫耳途中所見) Un Cabaret Folatre / Sur La Route de Bruxelles à Uccle ? 《惡之華》第三版增訂稿 PIéCES AJOUTEES(1866-1868) ? 1 一本禁書的題詞épigraphe Pour un Livre condamné 2 致邦維爾(一八四二年作)A Théodore de Banville—1842— 3 和平的煙斗(仿朗費羅)Le Calumet de Paix Imité de Longfellow 4 異教徒的祈禱La Prière d'un Pa?en 5 蓋子Le Couvercle 6 午夜的反省L'Examen de Minuit 7 悲情的戀歌Madrigal Triste 8 警告者L'Avertisseur 9 叛逆者Le Rebelle 10 離此遙遠Bien Loin d'Ici 11 深淵Le Gouffre 12 伊卡洛斯的悲嘆Les Plaintes d'un Icare 13 靜思Recueillement 14 被冒犯的月亮La Lune Offensée ? 附錄 波特萊爾圖輯 波特萊爾年譜 萬物照應.東西交輝/杜國清 波特萊爾與我/杜國清 《惡之華》初版譯者後記(1977) 《惡之華》新版譯者後記(2011) 序杜國清譯《惡之華》導讀(摘錄)一、波特萊爾的詩與象徵主義 波特萊爾是象徵主義(Symbolism)的先驅,對於二十世紀西方現代詩的影響深遠。但是象徵的用法,在東西方的詩中,早已有之。中國最古老的《詩經》中就可以找到許多以象徵手法寫的詩,如〈螽斯〉及〈關雎〉等。中國古詩寫法通常為賦、比、興。賦直述其事;比以類似事物比喻;興則藉事物抒懷。賦、比、興中,除了直述的賦之外,比、興都採取間接的手法來表現詩人的感懷。這和象徵的功能相似,因為象徵即是以事物間接傳達詩人的情思。〈螽斯〉整首詩以螽斯為中心,「螽斯羽,詵詵兮」描寫其群聚之形象,多子多孫,很明顯的象徵「宜爾子孫」。「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也是一個象徵,引出下面兩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興。西方最古老的史詩《伊利亞德》(Iliad)和《奧德賽》(Odyssey)也有豐富的象徵筆法,以荷馬明喻(Homeric simile)呈現。例如在《伊利亞德》第十七章末尾,荷馬描述希臘軍隊被特洛伊的將領伊尼亞思(Aeneas)和王子赫克托(Hector)打敗落荒而逃時,「就像一群小鳥看見老鷹追逐而來時尖聲慘叫」。此種老鷹追捕小鳥的明喻,生動的象徵戰場上強軍擊潰弱軍的場景。在第十八章的開頭,荷馬為了表現阿基里士(Achilles)聽到摯友帕特克羅斯(Patroklus)被赫克托殺死後的哀傷,甚至於用了如下的隱喻:「哀傷的烏雲籠罩住阿基里士」。此處以「烏雲」比喻「哀傷」,使抽象的情感用具體的形象顯現出來,深具象徵意義。所以,象徵手法自中國《詩經》及希臘史詩大約三千年以來已經廣為運用,不是西方現代象徵主義興起之後才發展出來的。但是使用象徵手法寫的詩並不一定就是象徵主義的詩,象徵主義的詩卻一定要用象徵手法。此點在下面闡釋。 西方現代象徵主義以波特萊爾的《惡之華》(Les Fleurs du Mal, 1857)開端。波特萊爾因為翻譯了美國作家艾德格.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的作品,他的象徵手法很受坡的神秘驚悚詩(如〈大烏鴉〉“The Raven”) 和小說( 如〈厄舍大廈的崩塌〉“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的影響,氣氛陰沉,令人震顫。莫亥阿士(J. Moréas)在一八八六年發表的〈象徵主義宣言〉中,強調以具體的象徵及語言的音樂性間接呈現如夢似幻的潛意識情景並暗示朦朧多重的詩意,同時列舉波特萊爾、馬拉美(S. Mallarmé)及魏爾倫(P. Verlaine)三人為象徵主義的標竿詩人。 波特萊爾的〈萬物照應〉(Correspondances)就是象徵主義典型的例子,描寫自然神殿中的樹木是活的柱子,不時對經過的人發出朦朧的語言(多重的象徵意義),而且有悠長的回聲,混合著氣味和色彩,在幽深的冥合中,造成精神和感官的歡狂。這首詩中的十個元素(神秘、朦朧、象徵、聲音、氣味、色彩、冥合、精神、感官的通感[synesthesia]和歡狂)經常出現在波特萊爾及象徵主義的詩中,是象徵主義詩的特色。象徵主義也強調詩的音樂性,正如坡的〈大烏鴉〉和波特萊爾的《惡之華》,都有如咒語般諧和的音韻及迴盪的節奏。其他採用象徵手法寫的詩,如無這些特色,就只是象徵詩,不是象徵主義的詩,例如《詩經》的〈螽斯〉及荷馬的明喻和隱喻。 象徵主義對於西方現代主義的影響甚鉅。現代主義中,意象主義(Imagism)強調呈現具體準確的意象,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專注於潛意識非理性的夢幻世界,都或多或少承其餘緒。現代詩人除了法國象徵主義的中堅馬拉美、魏爾倫、韓波(A. Rimbaud)、拉佛格(J. Laforgue)、梵樂希(P. Valéry)等之外,其他國家的重要詩人如龐德(E. Pound)、艾略特(T. S. Eliot)、葉慈(W. B. Yeats)、里爾克(R. M. Rilke)、史蒂文斯(W. Stevens)等都受其影響。艾略特的鉅著《荒原》(The Waste Land, 1922)尤其是象徵主義及現代主義的巔峰之作。 二、如何欣賞波特萊爾的詩 波特萊爾《惡之華》中第四首〈萬物照應〉(Correspondances)及第六十六首〈貓〉(Les Chats)是最精彩的詩中之兩首,都是以十四行詩格式寫的,採用亞歷山大格律(alexandrine),每行十二音節(但是有時會增減一個音節成為十三或十一音節),並且押韻,聲律和諧優美。可是後來象徵主義的詩人逐漸擺脫詩律的限制,採用自由詩體(vers libre),以自然語言的節奏來呈現變化多端的音樂性,如韓波的〈海洋〉(Marine)和〈動盪〉(Mouvement)。此節將以杜國清(2011)的中譯和法文原文比對以欣賞波特萊爾此兩首詩中文和法文版之音樂性及其優美詩句。 4 萬物照應 「自然」是一座神殿,那些活柱子 不時發出一些曖昧朦朧的語言; 人經過那兒,穿越象徵的森林, 森林望著他,投以熟識的凝視。 有如一些悠長的回聲,在遠方混合 於幽暗而深邃的一種冥合之中, 像黑暗又像光明一樣浩瀚無窮, 芳香、色彩、聲音互相感應著。 有些芳香,涼爽如幼兒的肌膚, 柔和猶如雙簧管,碧綠如牧場, ──別的芳香,腐爛、得意、豐富, 具有無限物象不斷擴展的力量, 像龍涎香、麝香、安息香和焚香, 在高唱精神和各個感官的歡狂。 4 Correspondances La Nature est un temple où de vivants piliers Laissent parfois sortir de confuses paroles; L'homme y passe à travers des forêts de symboles Qui l'observent avec des regards familiers. Comme de longs échos qui de loin se confondent Dans une ténébreuse et profonde unité, Vaste comme la nuit et comme la clarté, Les parfums, les couleurs et les sons se répondent. II est des parfums frais comme des chairs d'enfants, Doux comme les hautbois, verts comme les prairies, – Et d'autres, corrompus, riches et triomphants, Ayant l'expansion des choses infinies, Comme l'ambre, le musc, le benjoin et l'encens, Qui chantent les transports de l'esprit et des sens. 首先,杜國清中譯的押韻幾乎和法文原文一樣,都是abba/cddc/efefgg(「子、言、林、視/合、中、窮、著/膚、場、富、量、香、狂」與法文原文之iliers、oles、oles、iliers/ondent、té、té、ondent/fants、ies、phant、ies、cens、sens相對應),可見杜國清翻譯韻腳之用心。然而波特萊爾的押韻更複雜精微,不僅僅是V(一個元音,如ies)、VC(一個元音接一個輔音,如oles)和CV(一個輔音接一個元音,如té及fants、phants),也有CVC(一個輔音接一個元音再接一個輔音,如cens、sens),甚至於有VCV(一個元音接一個輔音再接一個元音如iliers、iliers)這些更複雜的押韻,可知波特萊爾工於聲律。這種聲律幾乎是不可能翻譯的,但是杜國清至少把fants(第九行)、phant(第十一行)成功譯成了「膚、富」,同樣是CV,真是難能可貴。至於波特萊爾原詩中每行十二個音節的格律,杜譯有五行的字數是十二個(如第一、三、四、九、十行),合乎格律,其他九行最少十個字,最多十四個字,有些彈性,也無可厚非。 波特萊爾原詩由於押韻及格律極為嚴謹,所以聲韻和諧,節奏舒緩,以法文朗誦出來,極富音樂性。這就是象徵主義詩的重要特色之一。杜國清的中譯自然無法完全保存原詩的音樂性,但是朗讀起來也還有舒緩和諧的節奏,已經有不少音樂性了。 杜國清譯文的遣詞用字,相當講究,很能顯現原詩的氣氛和意涵。上一節提到,這首詩有十個元素以呈現如夢似幻的象徵情景,杜國清把這些元素掌握得很好,使讀者可以感受到自然神殿的幽秘、深遠、和諧及狂喜。例如第二個詩節的譯文就意象非常豐富,「有如一些悠長的回聲,在遠方混合」,「於幽暗而深邃的一種冥合之中」,又有明暗之光影變化,「浩瀚無窮」,還有「芳香、色彩、聲音」之互相感應。第九及第十行就舉出嗅覺的芳香與其他感覺混合的具體例子:「涼爽如幼兒的肌膚」(嗅覺與撫摸幼兒肌膚的觸覺混合),「柔和猶如雙簧管」(嗅覺與音樂的聽覺混合),「碧綠如牧場」(嗅覺與顏色的視覺混合),讓讀者的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感官應接不暇。這正是波特萊爾象徵主義詩的一個重要特色。讀者必須以所有的感官去體驗詩中的色、聲、香、味、觸、法,也就是「通感」。 這首詩雖然表面描述自然神殿中的象徵森林,其實也影射整個人世間的各種情境和際遇。這就是象徵主義詩朦朧多義的特色,使讀者吟誦再三仍不能窮盡其深義。由此可知,波特萊爾的詩已經達到佛法「有為法」中「色、聲、香、味、觸、法」全部的內涵。至於「無為法」中的「空觀」,就不是波特萊爾所刻意追求的。但是波特萊爾《惡之華》的題材包羅美醜、善惡、愛慾、生死等,可以說眾生相幾乎都描述到了。他以高超的詩藝而永恆不朽,從六根出發而超脫六根,因此也可以說達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提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那種無為法的境界。 此詩結構相當簡單:第一節四行揭櫫主題,認為森林是自然的神殿,充滿象徵,經常會發出各種聲音,人類經過那裡,森林會注視他,和他互動;第二、三、四節提供互動的的細節。因此這首詩的結構遠不如第六十六首〈貓〉之複雜。 這首詩中鮮明的意象如「涼爽如幼兒的肌膚」、「柔和猶如雙簧管」、「碧綠如牧場」等對於後來的意象主義有相當大的影響。 就我所知,〈Correspondances〉這首詩至少有六種中譯。除了杜國清(1972/2011)兩種之外,還有戴望舒(1947)、莫渝(1985)、錢春綺(1998)及郭宏安(2002)四種。杜國清的兩種譯文都把詩題譯為「萬物照應」,戴望舒和郭宏安譯為「應和」,莫渝譯為「冥合」,錢春綺譯為「感應」,顯示這五位譯者對於此詩詮釋之異同。郭宏安之「應和」應該是受戴望舒的影響。他們兩人的「應和」直譯此法文詩題的意義,比較抽象,讀者必須設法聯想此詩題和內容的關係。錢春綺的「感應」呼應第八句「芳香、色彩、音響全在互相感應」,表現鼻、眼、耳三種感官的互相感應。莫渝的「冥合」是他個人的詮釋,因為此詩法文原文之詩題及內容並無明確「冥合」的詞彙。「冥」意為「黑暗/深邃」,故「冥合」應指第六行「混入黝黑深邃的和諧中」。杜國清(1972/2011)的「萬物照應」為意譯,引申原來詩題成為「萬物」之間的「照應」,包含世界所有事物,統整全詩之內涵,並且和第十二行「具有無限物象不斷擴展的力量」密切相關。以上六種中譯的詩題共有四種譯法,各自表現譯者對於此詩內涵的詮釋:戴及郭譯最直截了當;錢譯根據第八句,比較侷限於鼻、眼、耳三種感官;莫譯則間接指向第六行,涵意受到限制;杜譯不限於法文原來詩題,但是比較能涵蓋全詩通感之內容,也就是他所說的「象徵主義的形而上的世界,是建立在『萬物照應』的自然宇宙哲學上」(杜國清2011: 406)。 三、結語 波特萊爾在十九世紀中葉開啟象徵主義的詩,以描寫複雜的現代化都市巴黎時,也首創現代性(modernité)的觀念。他的詩影響二十世紀許多國家現代主義的發展以及詩的寫作,使詩的技巧更為精緻,內涵更為深邃。 杜國清在一九六○年開始寫詩之後,注意到紀弦的「現代派」主張發揚光大波特萊爾以來的現代詩,印象深刻,從而開始搜尋《惡之華》和《巴黎的憂鬱》的翻譯和相關文章。但是當時《惡之華》不管在大陸或臺灣,都只有零星的翻譯,沒有全譯本。於是他從一九七一年開始把《惡之華》翻譯成中文,一九七二年起在《笠》連續刊載,於一九七七年由純文學出版全譯本。由於翻譯《惡之華》的緣故,他深受波特萊爾的兩個創作原理――「超自然主義」和「反諷」──影響。所以本來寫浪漫抒情詩的杜國清,開始加入知性的思考,例如他的〈萬法交徹〉這首詩雖然唱和波特萊爾的〈萬物照應〉,但是加入佛教《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廣大無邊智慧和象徵系統,呈現因緣相生的宇宙觀。〈萬物照應〉的頭兩行是「自然是一座神殿,那些活柱子/不時發出一些曖昧朦朧的語言」,而〈萬法交徹〉的頭兩行是「自然是一座華嚴的宮殿/天穹的羅網,懸掛無數寶珠」,杜詩以「寶珠」取代波特萊爾的「活柱子」,同樣具有深邃的象徵意義。〈萬物照應〉以自然的森林作為象徵的背景,引申出其中的色、聲、香、味、觸、法,而〈萬法交徹〉以因陀羅網的寶珠反映詩人觀照宇宙因緣的詩心,「一尺之鏡見百里影/一夕之夢縈繞千年」。可見杜國清的〈萬法交徹〉是由〈萬物照應〉衍生出來的佛法詩觀和宇宙觀,兩首詩真可以說是「東西交輝」,相得益彰。 杜國清這個《惡之華》完整譯本,不僅可以幫助讀者追尋西方象徵主義和現代詩的源頭,還可以學會象徵的用法及詩的組織結構,甚至於吸收豐富的詞彙,增強寫作能力。 鄭恆雄(臺大外文系名譽教授) |
熱門書: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全站熱搜